解码魔都|用寸土寸金地,圆绿水青山梦——写在世博文化公园南区开园之际-凯时尊龙官网
> 正文
2024 09/18 08:56:32
来源:新华网

解码魔都|用寸土寸金地,圆绿水青山梦——写在世博文化公园南区开园之际-凯时尊龙官网

字体:

  新华网上海9月18日电(王若宇 曹嘉阳)中秋佳节,世博文化公园内仍是一片郁郁葱葱,草木蔓生的景象。随着南区开放,市民期盼已久的“双子山”“上海温室花园”“世界花艺园”等热门景点即将揭开神秘面纱。从曾经上钢三厂的工业遗址,到蜚声中外的世博会举办地,再到如今上海滨江核心地带叠山理水,功能完备的中心花园——世博文化公园规划、建设、运营的历程,正是上海久久为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为空中俯瞰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填补空白 黄浦江畔建起“绿水青山”

  今年夏天,世博文化公园南区尚未开放,但是,这片占地约2平方公里,建在上海市中心的“绿水青山”已在各大社交平台火出圈,里面一处绿地蓝天被称为“上海的阿勒泰”。

  即便对标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这样的世界级城市公园,平地起高山,空中挂瀑布也是绝无仅有的做法。而这个在建筑、园艺、工程多个领域实现突破的创新工程,可以追溯到一场针对本地的居民的民意调查。

  图为夜色中的双子山。(受访者供图)

  2010年世博会,这里是全球瞩目的焦点。世博会闭幕后,这片位于市中心的工业遗址用来做什么被摆上了议事日程。次年8月,《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提出,将世博滨江带打造成为突出公共性特征,融合旅游休闲和生态人居等功能为一体的上海21世纪标志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滨江核心区,放弃高昂的土地出让金,建设面向市民的城市花园。世博文化公园的决策过程,见证了上海从“把最好的资源都给人民”,到“为人民配置最好的资源”的生动实践。

  2017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组织了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市民“金点子”征集活动,共收到问卷调查2万多份,金点子1800多条。其中,有不少市民提出要在上海市中心建设“绿水青山”,以弥补上海少山的遗憾。

  作为上海老工业基地,这里曾经“钢渣”成山。一些周边居民回忆,儿时都有过放学后去攀爬钢渣山嬉闹的经历。

  如今,主峰达到48米、次峰高37米的“双子山”在昔日的钢渣之上拔地而起。漫步山间小路,绿树成荫,溪水环绕,鸟类成群;登临山顶,陆家嘴“三件套”就在不远处,等到傍晚华灯初上,浦江两岸的流光溢彩尽收眼底;双子山内部,则是采用了空腔结构,一、二层设置了向游客和周边居民开放的1500个停车位,三层设置配电房,四、五层、六层还有展厅。

  这项工程实现了国内国际相关领域的多个创举:

  双子山项目经理易卫军介绍,“双子山”建设最大的难度在于,两座山峰不是土堆出来的,而是钢铁结构的建筑。整座山体在钢筋建筑之上,覆盖混凝土、挡土墙、灌溉层。山体既要做到整体封闭,外观上尽量和自然形成的山峰一致,又要做好防水、存水、排水、送水,保证山上的植物和溪流相映成趣。

  除了迷你版的“黄果树”瀑布,江南山景的亭台溪流,“双子山”还种植了乔木7000多棵,其中色叶树占40%。伴随秋天的脚步,上海市民第一次能够在家门口就欣赏到层林尽染,一丛金黄的山林秋色。

  兼容并蓄 文化领衔打造人民城市

  开埠至今,上海能够从全球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经济中心城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

  2023年,作为世博文化公园北区的园中园,申园在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获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和“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走进申园,北山南水、东园西苑,江南古典园林的美学意境引人入胜。

  如果说申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那么即将开放的世界花艺园则是世界一流花园和花展建设的集大成者。

  图为从空中俯瞰世界花艺园。(受访者供图)

  公园景观区域分为主题游园区和疏林草地展览区。其中主题园由五个地域特色鲜明的花艺游园组成:新境园、台地园、禅境园、竹境园和岩石花园,分别代表了英国、意大利、日本、中国等不同国家的园艺景观。漫步花园,市民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

  世博文化公园策划运营部经理张峰介绍,整个南区的规划建设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和文化特色,未来这里将形成品牌效应,成为各国园艺文化交流,文明相互借鉴的高地。

  此前,世博文化公园北区的开放,已经惊艳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和外地游客。如何在客流网流双双溢出的前提下,进一步打磨好公园的文化属性?

  图为参观者在上海温室花园云上森林展区内的水下森林前驻足观看。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上海温室花园项目经理杨庆华表示,整个世博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都围绕“公园姓公”这个中心思想铺开。结合一些城市公园内常常老年人居多,中青年偏少的现象,南区的上海温室花园做足了创新文章:

  温室花园占地约2.2万平方米,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由游服中心1个和主题场馆3个组成,其中3个主题场馆分别是海市沙洲(1号馆)、云上森林(2号馆)、云雾峡谷(3号馆),分别营造出热带干旱、热带湿生耐荫和热带湿生喜阳的不同风貌。2个半小时走下来,犹如进行了一次森林主题的环球旅行。

  为了更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上海温室花园还首次在国内通过科技手段,重现了大自然生态循环,生命互哺的鬼斧神工。树根之下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昆虫如何帮助植物传播种子?雨林的水下生态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在这里,青少年可以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放眼世界学习新知;喜欢拍照分享生活的年轻一代可以在这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逛上一个下午,保证“出片率”高到爆棚;而中老年人漫步其中,又能体验到异域丛林带来的全新感受。

  鲜为人知的是,这些“金点子”大都出自于当初向市民发放的2万多份调查问卷。“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世博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精细服务 久久为功聚焦以人为本

  2017年,全长45公里,串联起黄浦江历史地标建筑和文化旅游资源的滨江步道贯通,“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这一庄严承诺满分兑现。

  同年,世博文化公园启动规划编制,计划新建世博花园、申园、双子山、上海温室花园、世界花艺园、大歌剧院、国际马术中心等七大主题园区;2019年,工程项目开始施工。

  图为工作人员在上海温室花园云雾峡谷展区内进行安装作业。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7年来,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按照“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要求,努力发挥下属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平台作用,克服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主体多、要求严等困难条件,围绕“先下后上、先北后南、先外后内”的推进原则,稳步开展前期筹备、腾地清退、规划设计、前期报建、工程建设、运营研究等各项工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打造黄浦江边“新地标、新典范”。

  2021年12月31日公园北区率先开园,2024年9月公园南区开园。经过7年的精雕细琢,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的整体公园立足中国文化根基,放眼全球文化特色。“为人民配置最好的资源”成为了上海久久为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最新写照。

  平台公司以“申生源”党建品牌为引领,以党建联建为载体,联合相关管理部门和服务团队认真思考如何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世博文化公园的精细化服务始终贯穿公园运营的方方面面。设施管理部经理夏檑表示,从规划之初,世博文化公园对标的就是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花园等世界一流的城市公园。而一流的硬件设施还要搭配一流的管理和服务。

  在上海众多公园中,世博文化公园不仅有自己的服务热线和市民信箱,其在12345市民热线中也占据较高热度。这其中,既有日常咨询,表扬电话,也有不少市民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

  今年6月,有市民向公园运营团队来信建议,公园静谧森林里和草地边缘座椅较少,请公园运营方增设座椅。为了满足市民们走的久了,想在森林里坐一坐的愿望,运营团队将公园的座椅数量增加到5800个。在邀请市民重新体验的过程中,一位市民随口一句“有个充电宝就更好了”,立刻引起了工作人员重视,现在公园部分观光车候车站有壁挂式充电装置,在所有的游服中心都有充电宝。

  一些公园的草坪,以观赏居多,作为建在市中心的大公园,世博文化公园能不能提供更大的草坪供孩子们奔跑,老人们漫步?听取市民建议后,运营团队调整了观赏草坪与开放休憩草坪的比例,让更多市民可以与蓝天绿地“亲密接触”。

  智能化管理,是世博文化公园运营的又一大特色。通过感应装置,公园运营方可以快速掌握公园的设备运行情况和人流高峰信息,及时排查各类隐患。

  公园后滩区域建设之初,夜跑和骑行在年轻人中还没有流行起来。北区开园后,来公园后滩区域参与夜跑和夜间骑行的市民越来越多。通过感应装置和相应算法,公园后滩区域在夜间骑行和人流密集点增设了灯光装置,加强了夜间巡逻,保障市民安全。

  从增设路灯,到疏通骑行路线,再到增加可搭建帐篷草坪,市民的普遍感受是,世博文化公园的服务越来越细致,游园体验越来越好。截至6月底,公园运营相关意见工单数量已同比下降了约30%。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将始终坚持‘生态自然永续、文化融合创新、市民欢聚共享’的理念,牢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思想,不断创新丰富‘公园 ’内容,向着成为世界一流城市中心公园的目标不断迈进。”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玮说。

【责任编辑:许超】
网站地图